晨曦初露之際,樂至縣龍溪鄉水口寺村民康楊莉走到牛圈邊,圈門一打開,十幾頭黃牛相繼跨出,在吆喝聲中,牛群向草山奔去。放完了牛,康楊莉又來到羊舍,給黑山羊添草喂食,幾十只黑山羊時而歡快享受美食,時而咩咩“高歌”,整個圈舍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樣子。用勤勞鋪就致富路,2019年康楊莉家庭被評為資陽市第二屆“文明家庭”。
“靠著黨的好政策,我們養殖了100只黑山羊,十幾頭黃牛,每年的利潤能達到20多萬?!?近日,記者走進康楊莉的養殖場,她告訴記者,今年他們已經賣掉了三四十頭黑山羊,收入可觀,日子越過越好了。
2006年,康楊莉與阿壩茂縣的小伙邱凱結婚,婚后兩人一直在外闖蕩,在這期間,經過了不同行業的歷練,也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,但在她內心深處,一直牽掛著家鄉的親人,回鄉創業的夢想也一直驅使著她回家。
2014年,因為家中父母身體狀況不好,康楊莉夫妻回到老家樂至龍溪鄉水口寺村,開辟返鄉創業的人生旅程,經過反復考察和醞釀,康楊莉夫妻瞄準了黑山羊養殖。
康楊莉家居住在王眉古寨上,上坡的路是從石崖上鑿出來的,坡度差不多70度,并且是一條三折五拐的土路。因為路不通,邱凱用羌族男兒的滿腔熱血,從山腳往山上扛沙、背木條、搬磚,用雙手搭建了一個100平方米的養羊場。羊場搭好了,夫妻倆購買了60只黑山羊,過上了“面朝石頭背朝天”的“放牧”生活。悠揚的“牧歌”自此響起。
“創業第一年,收支平衡,凈賺了設備設施錢,這增添了我們養羊的信心?!笨禇罾蛘f,“能和家人在一起,還能找到掙錢的路子,這本身就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?!狈蚱迋z決定擴大養殖規模,但道路不通,成了創業路上最大的攔路虎。
2015年,為支持康楊莉夫妻的創業之路,在村“兩委”和駐村“第一書記”的積極奔走下籌得一筆資金,加上水口寺村12組村民的眾籌資金,總共7萬元,建成了連接寨子坡頂的700余米水泥路。路打通了,夫妻倆信心滿滿,開始建設標準化養羊場,將黑山羊存欄數量擴大到100只,并養殖黃牛十多頭。
同時,康楊莉夫妻把掌握的養羊本領手把手地教給許多養羊戶,幫助他們選購育種,制定飼料配方,傳授疫病防治技術,準確把握市場行情。在康楊莉家庭的“傳、幫、帶”下,龍溪鄉群眾養羊熱情高漲,脫貧致富產業迅速得以做大做強。
全媒體記者 盧凌嘉 熊浩吉
文明上網,理性發言
轉載要求:轉載之圖片、文件,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,亦不能抹去我站點水印。
下載‘今日資陽’APP 了解更多新鮮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