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一個市民都是城市文明的一面旗幟。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道路上,資陽市堅持“為民、惠民、靠民”的創建理念,繪就全民共建共治共享“同心圓”,鼓勵廣大市民擔當“主角”,爭當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參與者、踐行者、志愿者、推動者,攜手并肩向著更美好的生活前行。
不文明現象隨手拍
爭做文明監督員
“嬌子大道有破損公益廣告需更換,請立刻處理?!?月上旬,在“市民拍客團”微信群彈出這條信息后不久,雁江區相關部門就完成了該公益廣告的更換工作。
在資陽,有一支超過100人的“市民拍客團”隊伍,成員由資陽好人、學校師生、社區干部、文明勸導員、熱心群眾等組成。他們隨時隨地化身文明監督員,圍繞資陽文明城市創建,對城市建設管理、市容環境、交通秩序、窗口服務、社區治理、市民行為規范等方面好的表現和存在的問題,采用照片(視頻)加文字的方式進行記錄。
常態化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活動。圖源:文明資陽
“現在大家都有智能手機了,可以隨時記錄身邊發生的好人好事,隨時捕捉不文明現象。通過宣揚或曝光,頌揚文明行為,鞭撻陳規陋習,提醒大家自覺說文明話、辦文明事、做文明人?!笔忻裢趸坻帽硎?,在成為拍客團成員后,總是不自覺地向周圍的人宣傳文明知識,指出不文明行為?,F在,身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并參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,加入到“市民拍客團”隊伍中來。
十大好習慣簽名打卡活動。圖源:四川文明網
自資陽市文明辦組建“市民拍客團”以來,帶動廣大市民常態化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巡訪,及時發現、曝光問題,充分發揮城市主人翁的作用。為更好地營造全體市民參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氛圍,除了組建“市民拍客團”,資陽還搭建“文明隨手拍”監督平臺,開通文明熱線,暢通參與渠道,即時交辦解決問題,并依托“文明資陽”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平臺的互動性,開展知識競答、H5微接力、視頻征集點贊等豐富的活動。今年4月舉辦的“文明健康?綠色環?!笔蠛昧晳T養成15天打卡活動吸引了線上線下共計5萬人次參與,在全市積極營造知禮守禮的濃厚氛圍。
從點滴做起
爭做文明守護者
“田婆婆,你又在掃地啦,辛苦你了?!痹谘憬瓍^蓮花街道向陽社區農機家園小區,總能看到一個忙碌的身影,不是在清掃小區公共區域,就是在宣傳文明知識、勸阻不文明行為。這位被居民們親切地稱為“田婆婆”的小區文明維護員,是70多歲的小區居民田永久。
農機家園小區是老舊小區,小區內的公共環境全靠居民自覺維護。為了讓小區變得更好,退休后的田永久挨家挨戶上門宣傳老舊小區改造的好處,宣傳不文明行為可能帶來的危害。同時以身作則,每天默默清掃公共區域的垃圾。在田永久的努力下,農機家園小區全員同意并順利完成了小區大門改造,居民們紛紛加入到公共區域環境衛生維護中來。
“我講不出什么大道理,我就是覺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光是政府的事,更是我們大家的事,我們自覺去做文明人文明事,享受到好處的是我們自己。就像我掃地,不僅僅是在奉獻,小區環境好了,我住著也舒服呀?!碧镉谰眯χf。
文明勸導員。圖源:文明資陽
同田永久一樣,雁江區寶蓮街道拱城社區10歲的譚俊熙也是一名小小文明守護者。節假日期間,他都會和媽媽一起參加居住小區開展的文明城市創建宣傳活動?!翱人試娞缪诳诒?、隨地吐痰要摒棄;煙頭垃圾不落地、文明資陽更美麗……”采訪中,譚俊熙向記者背誦了“文明健康?綠色環?!笔蠛昧晳T的宣傳口號,并認真地表示自己會做好居住小區的文明守護者。
“我們幾乎每周都會有文明城市創建宣傳活動,一開始主要是我們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入戶宣傳,后來,越來越多社區居民加入進來,特別是有不少家長帶著小朋友參與。為了方便居民發聲,我們在社區便民大廳設置了‘拱城聽音’展板,居民發現不文明行為不好意思直接反映的,都可以寫紙條貼在上面,我們有志愿者負責記錄并對接辦理?!惫俺巧鐓^黨支部書記宋艷說,如今,文明新風不斷吹進居民心田,人人爭當文明守護者。
參與志愿服務活動
爭做文明志愿者
家住雙峰社區的任碧清在退休后又“上崗”了,他成為了一名社區志愿者,每周定期前往雙峰社區志愿服務活動點,積極參與社區組織的志愿服務活動?!白鳛橐幻h員,我應該發揮先鋒模范作用,為社區營造和諧、友愛、文明、誠信的良好環境和氛圍?!比伪糖逭f。
在雙峰社區,像任碧清這樣活躍在居民身邊的社區志愿者還有很多:志愿者左剛主動為居民宣講各項政策;志愿者劉全容積極參加社區組織的文化活動……據社區干部介紹,在黨員志愿者的帶動下,雙峰社區志愿者隊伍越來越壯大。目前,已組建有治安巡邏小分隊、幫扶幫困小分隊、疫情常態防控小分隊、綠色環保小分隊等便民服務小分隊。社區還組建了社區志愿者協會,規范社區志愿者的招募、管理。
資陽市便民服務進小區活動。圖源:文明資陽
當前,資陽市依托3500余個志愿服務站,通過建設市、縣、鄉、村四級貫通的“文明實踐?志愿資陽”云平臺,打通群眾與志愿組織、志愿者之間精準對接的渠道,形成了“群眾點單、中心派單、志愿者接單、群眾評單”的志愿服務模式。同時,為激發居民參與志愿服務的熱情,資陽市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公益銀行,建立可量化、可存儲、可兌換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積分運行體系。建立線上線下積分兌換機制,社區通過整合轄區企業、包聯單位等資源做實公益銀行。目前已建立公益銀行420余家,惠及群眾10萬余人。
此外,資陽市堅持以一月一主題、一季一集中、一隊一品牌的“1+N”模式做強“紅細胞”志愿服務聯盟,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,引導市民積極參與,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。
文明上網,理性發言
轉載要求:轉載之圖片、文件,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,亦不能抹去我站點水印。
下載‘今日資陽’APP 了解更多新鮮資訊